一心、二门、三大、四信、五行,这五个步骤是《大乘起信论》的主要架构。所谓“一心:即众生心所造,而众生心又是通过“心真如门”和“心生灭门”这两个即相互联系,又相互制约的门类,才生起种种差别变化的宇宙万物来,而不乘佛法称为“大”,是由于作为宇宙万物本原的众生心即真如具有三方面的含义:体大、用大、相大;接着就讲生起信仰大乘佛法的方法有四:信根本真如、信佛、信法、信僧;最后一步必须修五种德行,即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止观。简单地说,《起信论》就是告诉我们按着一心、二门、三大、四信、五行这样的顺序去做,必能达到解脱的境界。
修行的关键在于如何运用方法?在此经中明确指示我们:修行有五门,能成此信,云何为五?一者施门,二者戒门,三者忍门,四者进门,五者止观门,即是修学五行。
怎样修行布施度呢?经中告诉我们:若见一切来求索者,所有财物随力施与,以自舍悭贪,令彼欢喜….修布施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施舍。布施的方法有三种:一者财施,即是用物,或者金钱来布施,也叫做外财施;如果用身体布施,如眼角膜等器官叫内财施。二者法施,就是用佛法的义理去开导他人,令其解除痛苦,法施比财施的功德更殊胜。佛经上说:诸供养中,法供养最。三者无畏施。为什么要修布施呢?因为修布施不但可以利益别人,也可以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利益;能破除我们内在的悭贪和吝啬,乃至破除一切物质的执著。试想一个不肯布施的人,后果是怎样的呢?为什么会有贫穷与富贵的区别?有舍才有得。所以布施时,同时也要做到不见有能施的我,也不见有接受布施的人,也不执著所施的财物,如是三轮体空才是真正的布施。
怎样修行戒度?经云:所谓不杀、不盗、不淫、不两舌,不恶口、不妄语….这是告诉我们,应该不作十恶法,而要奉行十善法。比如说两舌语,向彼说此,向此说彼,在中间挑拨离间,这种风气是我们出家人该有的吗?我们是以六和敬为准则的,而不是为满私人那点贪欲。所以持戒在佛法里非常重要,常常说戒为无上菩提本,长养一切诸善根。戒也是佛法住世的基石上。所以,我们出家修道,就更该受持佛陀所制的戒法。因为戒具有防非止恶的功效。戒就如同国家法律一样,犯了国家法律,是要受到法律的制裁,而我们若不受持佛法,又怎么能趋向解脱道呢?戒不是衡量别人的,更重要是保护自身。因戒生定,因定发慧,所以持戒也是至关紧要的一门。
怎么样修忍辱呢?所谓应忍他人之恼,心不怀报,亦当忍于利、衰、毁、誉、称、讥、苦、乐等法故。即应该忍耐他人非理相加于己的种种恼害,不起报复之心。在生活里,人与人接触,难免有摩擦和矛盾出现,但是我们不应随境转,俗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,退一步
海阔天空。忍辱能对治我们的嗔恨心,菩萨度一切众生都是平等对待,而我们若因某个人与己不合,生起憎恨心,就不去度他,这就有违菩萨的精神。如果做到对于别人的伤害,我们能心平气和,和颜相向,就不会树立怨仇。因而忍的涵养又能使彼此和谐,内心安祥,忍辱其实就是自己和别人都能得到一种安稳的修养。忍者无怨,必为人尊。可见,忍辱是一种人格力量,不仅能忍辱,而且对顺境也不起贪念,能把持住顺逆境的考验,更是一种智慧。
怎样修精进?所谓遇诸善事,心不懈退,立志坚强,远离怯弱。即所遇到一切善事,不生懒惰之心,立志坚定不移,远离一切怯弱的思想。我们应当常思,从无始劫来轮回至,具足无量烦恼,今幸得人身又遇佛法,发起勇猛出离心,必须精进修习佛法。精进能对止息恶法,对治懈怠,成就善法,乃至令善法日益增长。好比我们选择念佛法门,目的是为求解脱烦恼,忏除业障,求生西方。那么,就应该时刻一心专注念佛,一天、两天、三天、一直坚持不断专注佛名,如果你只坚持一两个月或一两年,那就是半途而废了。所以精进是鞭策自己的方法,不管做什么事(善的),都要坚持到底。
怎样修止观呢?所言止者,谓止一切境界相,随顺奢摩他义故。所言观者,谓分别因缘灭相,随顺毗钵舍那观义故。就是说先观后观,先观察万法唯是一心,破除对外境的执取相,安住在一心的真如,内心当中是无住的。名止;观是观察法性本来空寂。修止观的方法有多种:慈悲观、大愿观、精进观等,这都是能止息我们的妄念,就看自己如何运用了。
修行既需外在的实修,也要内在的观修,两者和合,才可有所成就。